歷經9小時跨日協商後,3月15日清晨約4點「自救會」與退輔會最終達成共識。雖然板橋大觀社區暫緩拆除,但是原本住在好幾十年的居民,必須在未來3個月內遷出。然而,這些居民大多屬於弱勢底層,經濟能力不佳,對於將來「家」在何方,依然十分擔心。在暫緩拆遷期限前,大觀社區留下了哪些歷史與抗爭痕跡?
 |
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為什麼會有土地所有權爭議?
位於新北市板橋浮洲區的大觀社區,原屬「林本源」家族。1956年由宋美齡成立的「婦聯會」於建造眷村「婦聯一村」,以安置軍眷、榮譽國民。
雖有眷村,但缺乏供應眷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地方,所以婦聯會當年成立「福利中心」,以共同投資的方式對外招商,也吸引了許多戰後孤身來台,又未被分配到眷舍的退伍軍人。1963年9月,超級強烈颱風
葛樂禮襲台,「婦聯一村」也難逃一劫,決定遷村,商戶未有跟隨遷離。
 |
前方較矮民房為「大觀社區」的區域,後方為改建後的板橋榮民之家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據
悉,遷村後,土地所有權由婦聯會轉給陸軍總部。在1974年正式接管,被登記為「國有土地」,未有對眷村旁邊的與菜市場的居民作任何處置,並由「板橋榮家」接管。1993年至1995年間,
有居民曾申請承購土地,卻因為板橋榮家的官員屆滿任期更換,失去下文。
 |
「板橋榮家」自2016年起開始執行收取不當得利罰鍰,平均每戶須賠40萬元,並查封房屋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居民遭退輔會提告惹爭議
直至2008年,退輔會「板橋榮家」開始提告居民侵占國有地,並要求強制拆遷。居民全數敗訴,還須返還「五年不當得利」。
 |
大觀社區的房屋門前皆被貼有「台灣新北地方法院執行命令」,通知居民2019年3月18日執行拆除建築物,並把土地交還「板橋榮家」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後來,有部分居民願意交出房屋,但亦有居民不願接受審訊結果,發起抗爭。
政府稱居民為「違占戶」,認為大觀社區所在地自1956年即為「國有土地」,無違占戶所稱居住權爭議。而居民則無法接受政府收回自己的家園,認為一直以來居住地有「合法」門牌,還按時繳交水電費,也曾提出承購土地。
 |
大觀社區內的建築物門前掛有「合法」門牌,有別於一般門牌,牌上有「臨」作區別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大觀社區居民按時繳交水電費,門前掛有電錶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退輔會與自救會達成協議 暫緩3個月拆遷
經歷多年的抗爭,無數的協商,3月15日退輔會提出安置條件,與自救會達成共識。方案如下:
為照顧弱勢民眾,只要違占戶民眾一致同意並平和理性返還違占用地,輔導會提具五項優惠方案
一、 不主動追繳尚未繳納之不當得利及拆屋還地費用。
二、 針對沒有房產之弱勢民眾,尋求資源協助每戶10萬元搬遷費用。
三、 願意搬遷之民眾,協助搬遷;暫無適當居所者,提供特約飯店一個月以內之暫住服務。
四、 原協調新北市政府提供社會住宅、包租代管、租金補貼等優先適用協助方案,搬遷後仍由李文忠副主任委員持續協商。
五、 現住該地的21戶如全部同意並承諾短期間返還土地,向新北地院聲請緩拆之訴求,同意協商。
 |
大觀的房屋門前、信箱皆塞滿「掛號招領通知單」和「郵務送達通知書」,內容為「訴訟文書」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最終,21戶居民一致同意退輔會開出的條件和方案,大觀社區得以暫緩執行強制拆遷。繼
華光社區後,大觀社區也因為政府都市發展政策,需要拆遷。暫緩拆遷的期限只有3個月,在拆遷前,大觀社區到底是長什麼樣子呢?又留下了哪些歷史與抗爭痕跡呢?
 |
大觀社區大部分居民已經遷出,留下了不少空房子和抗爭用的布條。剩下的21戶也與退輔會達成協議,須於6月前遷出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居民搭成的居住空間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空房門前除了有「合法」門牌,還有寫有居民、自救會成員心聲的抗爭布條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社區入口掛有「國家暴力迫遷人民,司法莫作行政打手」的示威布條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鐵閘上畫上了「抗爭到底還我家園」的圖樣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由自救會搭成的抗爭基地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掛在「基地」上的示威布條,上面寫有「夾縫中抵抗」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有房屋門口位置被貼上「查封」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大觀自救會的服務處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屋與屋之間窄巷中有一間房屋,門前鮮有沒被貼上告示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相信是首波或第二波強拆時被怪手所影響的房屋。 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 |
地下留下不少建築物品。攝影:梁駿樂/ImPress 深刻記錄者 |
根據《中廣》
報導,被劃為「社會福利設施用地」的大觀社區,退輔會計畫興建長照大樓,預計提供150個長照床位。
你認為促進都市發展的同時,大觀、華光這些社區應否被保留?
你認為退輔會這次處理妥當嗎?
文字:梁駿樂
攝影:梁駿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